

「老婆,你說怎麼辦啊?」
11
第二天就是歡歡的生日,即使沒找到她,每年她生日,我們都會給她準備一個禮物。
楊奕問我:「老婆,這禮物明天一下都送了嗎?」
「送,明天一起送,不過送完留給我半小時的時間,我要跟歡歡單獨聊聊。」
第二天趁孩子上學的時間,我趕緊把家裡布置一番。
這是歡歡回來後的第一個生日,從她回來那天,我們就開始籌備。
歡歡終於放學回來,一進門就被氣球和彩帶包圍,電視上滾動播放著她小時候的照片和生日快樂歌。
我和妹妹推著滿滿一車的禮物走向她:「歡歡,生日快樂!」
Advertisement
可能是因為從未經歷過這樣的生日,所以她很快紅了眼眶。
我將滿滿一大車禮物推進歡歡的臥室:
「歡歡,走,咱們去你房間慢慢拆。」
老公朝我使了個「就看你的了」的眼色。
我和歡歡進了屋。
12
歡歡坐在地上一個一個地拆著禮物,我幫她清理撕下來的膠帶和盒子。
每打開一個盒子,她眼睛裡就會有亮晶晶的光芒。
我問她:「喜歡嗎?歡歡。」
她興奮地點點頭。
我告訴她:「你走丟後的每一年,我和爸爸都會給你準備生日禮物。」
歡歡抬起頭望著我。
「這裡面很多東西,都是我小時候喜歡的,自己沒擁有過,就希望一股腦地補償給女兒。」
「你小時候生日也沒有禮物嗎?」歡歡邊拆禮物邊問我。
「是的,你外婆家那時候條件不好,我小時候的各種要求幾乎都沒有被滿足過,所以慢慢地,我就學會了偷東西。」
聽到這裡,歡歡手上的動作一頓。
「所以,我一直覺得,小孩子偷東西,是因為在那樣的家庭中,得到一個東西太難了,所以會覺得偷來的更快。」
歡歡抬起頭望著我。
我繼續道:「而且小孩子偷東西並不是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,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偷過。」
歡歡似乎有些驚訝。
我朝她笑了笑:「不信你可以問問很多成年人,幾乎小時候都偷過東西。」
我伸手摸了摸她的頭:
「但是這個方法不好,這個方法會引發很多後續的麻煩和問題。」
「在咱們家,想要得到一個東西沒有那麼難,你隻需要告訴爸爸媽媽,你的感受和需求就可以了。」
歡歡的耳朵有些紅。
「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,會知道接下來怎麼處理,而且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,隻要不再發生,我不會告訴任何人。」
歡歡紅著臉低下了頭。
我抱了抱她:「好啦,咱們出去吃蛋糕吧,爸爸和妹妹還等著我們呢。」
妹妹扯著嗓子大聲唱著生日快樂歌,歡歡吹了蠟燭,將最大的那塊蛋糕放在妹妹面前:
「妹妹最大聲,給妹妹一塊最大的。」
沒心沒肺的妹妹大聲喊著:「謝謝姐姐!」
楊奕在桌子下戳了戳我,朝我豎起大拇指。
第二天放學回來,茴茴一進門就興奮得哇哇叫。
「媽媽快看,我的玲娜貝兒手表回來啦!」茴茴伸著手向我展示。
「媽媽,我書包裡居然還多了一個玩具,是一個可以照相的泡泡機。」
我和老公相視一笑。
因為那是我們昨天送給歡歡的生日禮物之一,一個可以隨時拍照記錄的拍立得。
被歡歡轉送給了茴茴。
14
找到歡歡前,我和那些丟了孩子的父母一樣,每年都會參加各種線上線下的尋子活動。
又到一年的五二九尋親防拐日,這一次,我準備帶著歡歡一起參加。
停好車,我拉著歡歡的手,往活動的廣場走。
遠遠地就看見廣場上,人山人海的家長們舉著牌子,有的甚至已經白發蒼蒼。
他們脖子上掛著、T 恤上印著孩子的照片。
舉著牌子吶喊著:「寶貝回家,天下無拐,加油!加油!」的口號。
現場的記者在不停地拍照,有的家長舉著牌子對著記者哭喊。
因為經常一起參加活動,久而久之,都已經相互熟悉。
有認識的人看到我帶著歡歡來,蜂擁著圍上來。
他們含著淚望向歡歡的眼神,仿佛看到了他們自己的孩子一般。
一起和我結伴找孩子的劉姐,直接抱著歡歡放聲痛哭。
這些人裡,隻有我和劉姐丟的是女兒。
突如其來的擁抱和哭聲,讓歡歡稍微愣了一下。
短短幾秒後,我看到她抬起手,不停地拍著劉阿姨的背。
劉姐就這樣哭了好久,情緒才稍微平復下來。
她望著歡歡的臉,哽咽地說:「我們家沐瑤也該有這麼高了。」說完這一句,她又止不住地哭出聲。
「劉阿姨,我能回來,您女兒肯定也能回來。」
歡歡上去握著她的手。
天色漸暗,我拉著歡歡準備回家。
她卻突然推開我的手:
「媽媽,等一下,我想去給劉姨買瓶水。」
十一年又七十六天,我終於等來了我的歡歡。
是我的歡歡,是媽媽的歡歡,我是歡歡的媽媽。
「好,媽媽陪你去。」
我牽起她的手,轉過臉,不想讓她看見我眼裡打轉的淚。
15
端午節,我們全家準備回皖南老家,去看望我的媽媽,歡歡和茴茴的外婆。
歡歡 3 歲前,幾乎都是外婆在幫忙帶。
所以得知歡歡走丟後,外婆一度悲傷到精神失常。
聽說我們要回來,外婆和舅舅他們,早早地就等在村口。
我們當年找歡歡時,為了引起媒體的關注,弄得聲勢浩大,所以村裡人都知道歡歡回來的事。
見我們的車子進村,村裡的大爺大娘們都一窩蜂地湧過來。
舅舅還放起了鞭炮和煙花。
我緊緊擁著歡歡,穿過人山人海,走到步履蹣跚的外婆跟前。
外婆用皖南方言喊著歡歡的名字,我不確定歡歡是否聽得懂。
下一秒,歡歡就緊緊地擁抱住外婆。
外婆失聲痛哭,歡歡的眼淚也流下來。
置身這個場景中,我和楊奕也止不住地哽咽。
隻有茴茴吵吵著:「快回家吧,要餓S了,我想吃外婆做的糯米糍粑。」
到了家才發現,舅舅擺起了宴席,慶祝歡歡回家。
宴席上,舅媽看到歡歡,就滿眼欣喜地上下打量。
「歡歡,你還記得舅媽不?」
歡歡搖搖頭。
舅媽開始拉住歡歡的手,滔滔不絕:
「你走丟後,全家人都四處找你,尤其是你外婆,瘋了一樣。」
「有一年,你外婆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廣東的人販子劉峰被抓了,招供出來三十多個被拐的孩子。」
「第二天一大早,外婆就不見了。我們都怕她是找不到你,尋短見去了。」
「最後廣州的派出所打來電話,讓我們派人把外婆接回來。」
「說外婆跪著求他們,讓劉峰再招供一個孩子出來。」
「她舅媽啊,你別說了,快讓孩子們吃飯吧,該餓壞了。」在外婆的極力阻止下,舅媽才停止。
16
吃完飯,歡歡站在堂屋,看牆上掛著的玻璃相框裡自己小時候的照片。
外婆拄著拐杖,指著相片上給她一一地介紹。
「這是你的百天照,你那時候可胖了,出生就有九斤多。」
「這是你周歲時,你媽媽帶你去鎮上的照相館拍的,你那時候剛會走路。」
「這是 3 歲那年的春節,你爸爸帶你去放魚燈的時候拍的,那魚燈我都還給你放著呢。」
外婆自顧自地說著,我不知道歡歡能不能聽懂。
我隻看到歡歡溫柔地看著外婆。
也許 3 歲之前,的確很難記得清楚具體的人和事。
但感覺記憶會一直存在,就像外婆和歡歡之間。
即使歡歡什麼都不記得,但 3 歲前的朝夕陪伴,也讓歡歡和外婆之間,有著無意識的天然的親近。
下午,楊奕帶著歡歡和茴茴去鎮上晃悠。
這個南方的小鎮有著幾百年的歷史,處處都是溫柔的江南水鄉的風情。
爺仨逛了一個下午,才拎著在古街買的大包小包的東西回來。
晚飯前,楊奕跟我弟在樓上打牌,做好飯,我讓茴茴上去喊他們。
歡歡自告奮勇:「媽,我去吧。」
歡歡上了樓,朝兩個大男人喊道:「爸、舅舅,吃飯了。」
倆男人同時應了聲:「哎!」
我弟沒什麼反應,楊奕卻激動得在我跟前扭來扭去。
「你聽到沒?」
「聽到什麼?」
「歡歡剛才喊我爸!喊我爸爸啊!喊我爸爸啦!」
我看著他興奮得手舞足蹈的樣子,恍惚間好像變回了我們大學剛認識時,那個沒心沒肺的大男孩。
17
兩個孩子要回去上學,我們不得不踏上返程。
臨行前,外婆一手拄著拐杖,一手提著她親手做的糍粑和臘腸,淚眼蒙眬地送我們。
歡歡小聲地問我:「媽媽,能把外婆也接到杭州嗎?」
我無奈地衝她搖搖頭:
「媽媽試過,但外婆住不慣大城市的房子,而且年紀大了,也經不起舟車勞頓。」
後視鏡裡,風吹動外婆的白發,她一直站在原地,直到我們的車子徹底走遠。
歡歡一直趴在後排,望著外婆站著的方向。
等回過身,妹妹給她遞過去紙巾:
「姐姐,別哭了,我們下回放假還來看外婆。」
從皖南回來後,歡歡好像換了個人。
她的話逐漸多起來,有時候接她回來的路上,她還會主動跟我講起她在學校的事。
我之前怕她傷心,從未敢過多詢問她在買方父母家的生活。
隻聽說買方夫婦之前一直沒孩子,所以就花了四千塊錢,從人販子手中買了歡歡。
據說男孩子當時都是賣幾萬塊,買家想買個男孩傳宗接代,但沒那麼多錢。
那對夫婦在買了歡歡後,卻又奇跡般地生了四個女兒和一個最小的兒子。
可想而知歡歡的日子。
我試探著問歡歡:「歡歡,你之前在養父母家過得怎麼樣?他們對你好不好?」
歡歡也許沒想到,我會問她這個問題。
她沉默片刻後,開口說道:「我其實一直都知道,自己不是他們親生的。」
她的聲音聽起來帶著哽咽:
「媽媽,我不想回憶那些日子。」
我不敢再追問下去,就趕緊上去抱住她。
「好了,歡歡,不想說就不說。」
「但是媽媽想告訴你的是,對於他們來講,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是張霞,但對我們來說,隻有你才是歡歡。」
「歡歡,你要記住,寒冬已經過去,隻要你不再回頭,回憶就沒有任何力量。」
18
時光荏苒,轉眼歡歡已經回到我們身邊五年。
19 歲那年,歡歡考上我和她爸的母校,成為比我們小二十多年的「學妹」。
報到那天,我和她爸一起去送她。
一路上,我們經過開滿桂花的學林大道、拉著迎新橫幅的第二食堂、我住過四年五號宿舍樓……
那些大學裡和楊奕相識相知相愛的青春的記憶,撲面而來。
歡歡抱著新發的書走在前面,我和楊奕拉著行李箱,拎著被子跟在她身後。
幾年時間,她留起了長長的馬尾,皮膚也日漸白皙。
她和那些擦肩而過的同學打著招呼,和室友落落大方地介紹自己。
「我是楊歡,楊樹的楊,歡樂的歡。」
我們當年給她取這個名字的時候,就是希望她人生順遂,歡樂無憂。
楊奕轉過頭,趴在我耳邊悄悄感慨:「閨女跟你當年可真像啊!」
而此時此刻,她和那些走在校園的少男少女們一樣,臉上洋溢著青春與陽光。
我曾無比遺憾,錯過了女兒成長中最重要的十一年。
我們也無比慶幸,我們的女兒楊歡,終於長成了期望中的樣子。
19
番外 1·楊歡視角:我在買家的生活
其實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養父母親生的。
養父母收養我的第二年就懷了孕,連生了四個女孩,終於得了個兒子。
他們一直跟我說,我親生父母嫌棄我是個女孩,才丟棄了我。
是他們好心收留了我,所以要我報答他們的恩情。
我每天要照顧弟弟妹妹,稍有怠慢,養母便會跟我強調他們對我的「救命之恩」。
「如不是我和你爸,你早就被野狗叼了去。」
所以在志願者找到我時,我以為隻不過是從這個火坑,跳到另一個火坑而已。
對我來說,去哪裡都無所謂。
但是養母得知我找到親生父母後,非常憤怒,她指著我的鼻子罵我是白眼狼:
「你個白眼狼,照顧你那麼多年,到會伺候人了,上趕著回去給你爹娘當丫鬟去了!」
直到後來,爸爸媽媽給我買了手機,我學會了上網,才看到,我的親生父母為了找我,四處奔波了十一年。
甚至上過電視,登過報紙,各個論壇和社交網絡上都留下他們找我的痕跡。
原來,騙過一個孩子,是那麼簡單的事。
我不敢相信,我竟在養父母編織的信息繭房裡,毫無察覺地待了十一年。
番外 2·楊歡視角:城市裡的新生活
城市的一切都讓我緊張,我總擔心自己會出醜,所以做什麼事都小心翼翼。
但越是小心,越容易出錯。
我不小心打碎了粥碗……
在養父母家,打碎碗,輕則被罵大嗓門的養母罵上半小時,重則被養父用皮帶打一頓後,丟到院子門口罰跪。
聽到碗碎的聲音那一刻,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。
所以,我撒了謊, 嫁禍給楊茴。
可是他們並沒有罵楊茴,我想可能是因為楊茴會撒嬌的緣故吧。
我不喜歡楊茴, 她就像養父母家的小兒子一樣,輕而易舉地得到我拼盡全力也無法得到的東西。
所以我偷拿了她最喜歡的手表, 不是因為我想要, 而是因為我不想看她過得比我開心。
我們提出回河南可以,但孩子必須坐我們的車。
「此或」但她對我說:「幾乎每個大人在小時候都偷拿過東西,隻不過長大了, 他們忘記了而已。」
她看出來我對楊茴的嫉妒,告訴我:
「嫉妒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心理, 人之所以會嫉妒別人,是因為自己不曾擁有, 或沒有被公平對待。」
我曾以為,我偷東西,怨恨養父母,嫉妒弟弟妹妹。
所以, 我不是個善良的小孩,甚至內心還有很多惡毒的小九九。
但媽媽告訴我, 不是的, 這不是我的錯, 這隻是大部分成年人都要走過的路。
媽媽帶我去參加了尋親的線下活動, 現場那些舉著牌子, 跪地哭喊著的父母, 讓我大受震撼。
我很難想象,優雅的媽媽,曾經也是他們中的一員。
所以, 我故作輕松地喊了她:「媽媽。」
她背過臉去不看我, 但我知道,她一定忍著眼裡的淚。
番外 3·楊歡視角:那場絢爛的夢
外婆拄著拐杖擁抱我的那天,她身上老式肥皂的味道,讓我覺得熟悉又安心。
外婆家熟悉的一切, 似乎喚起了我塵封多年的兒時記憶。
我想起來在古街的水塘邊, 爸爸曾把我馱在肩頭放魚燈。
燈火闌珊的傍晚,波光粼粼的水面, 爸爸不停地跑跑停停,逗得肩頭的我咯咯地笑。
我一直以為那是場絢爛的夢,夢裡我是個被父母愛著的孩子。
當外婆指著照片給我看時, 我才意識到, 那是 3 歲時的春節, 我們一家人在古鎮,真實發生的事。
我終於意識到,自己也曾是楊茴。
或者說, 我嫉妒的那個人, 並不是楊茴,而是那個曾經的自己。
此時此刻,我慶幸, 被愛的日子,終如流水,緩緩向我奔來。
(完)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