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騎電驢送孩子去貴族幼兒園,有個媽媽在群裡艾特我:
【管好你女兒,別小小年紀勾引我兒子。】
【想通過讀貴族幼兒園勾搭高端人士,算盤打得也太響了。】
我怒氣上湧,在群裡懟了回去。
第二天女兒哭著回家,說:
「小朋友們都不跟我玩了。」
「明明是張翔推我,我推他,老師隻批評我。」
後來我才知道,班上除了我和幾個窮媽媽,其他的高淨值媽媽又建了個群,老師也在裡面。
Advertisement
她們在群裡詆毀我們這群試圖攀高枝的窮人,想讓幼兒園趕走我們這群偽中產。
直到一次宴會,張翔媽媽求到我們家面前,希望我們給予投資……
1
以前我一直不懂車、包包、鞋子的重要性。
也很不明白,為什麼有些女生明明工資很低,卻省吃儉用攢錢買個名牌包。
說句實話,有些名牌包醜爆天,還有很多人吹捧好看,我是萬萬不理解的。
直到那天,女兒對我說:「媽媽,小胖的媽媽好厲害啊,每天騎電動車送小胖上學,車車還是粉色的。」
我說:「媽媽也會騎電動車啊。」
女兒高興:「真的?我也要媽媽騎粉色電動車送我!」
我猶豫片刻,說:「好啊。」
當天下午我便買了一輛粉色電動車,試駕完畢,第二天便騎車送女兒去幼兒園。
出於安全考慮,我特意避開大道,選一條車流極少的小路。
又讓司機開車跟在後面護航。
一路慢騰騰地開到幼兒園。
幼兒園所在位置安靜,修建得很豪華,連大門都比普通學校氣派。
門口停著一溜豪車,零星夾雜幾輛中檔車。
來送孩子上學的大多是媽媽們,個個看著不顯山露水,但仔細一瞧,身上都會有一兩件特別貴重的單品。
就算全身平價,身邊也會帶個阿姨。
用一種低調的方式,不動聲色地展露財富地位。
我就不同了,身上穿的是幾十塊一件的襯衫,兩百塊的褲子。
鞋子也不貴。
當我開著電驢走進豪車群時,就像一個送外賣的。
脫掉頭盔,我拉著女兒的手走進大門,沿途友好地朝媽媽們打招呼。
女兒是個社交小達人,一邊走一邊甜甜地叫阿姨好。
媽媽們轉頭盯著我,眼裡帶著探究的目光。
那目光讓我有點不舒服。
刷卡走進園內,旁邊一個打扮得非常精致的媽媽驚訝地問我:「你們也在這兒上幼兒園?」
我點點頭:「是啊。」
「以前怎麼沒見過你們?」她低頭打量我女兒。
女兒甜甜地叫道:「阿姨好。」
「剛搬過來呢。」我說。
精致媽媽身邊站著個小男孩,長得胖乎乎的。
社牛女兒向他問好,小男孩自我介紹:「我叫張翔。」
我心裡高興,希望剛轉學的女兒能盡快交到新朋友,對主動搭話的張翔媽媽非常和顏悅色。
張翔媽媽又問:「你們住哪兒?鳳凰小區嗎?」
我回答:「不是。」
鳳凰小區是這個片區唯一的高層,房價相對便宜。
張翔媽媽笑了笑:「那你們住哪兒?」
我說:「風起雲間。」
「哇,真的嗎?那兒的別墅很貴哎!」張翔媽媽誇獎了一句,立即叫住旁邊的一位媽媽,「希希媽媽,這兒有個你的鄰居呢。」
那個媽媽停下腳步,盯著我看了一會兒,搖搖頭:「沒見過。」
我說:「剛搬過去。」
兩人哦了一聲,希希媽媽上下打量我,目光在我價值幾十塊的襯衫上停留片刻,又說了一句「沒見過」便轉身離開。
一直和我搭話的張翔媽媽表情有點微妙:「你真住風起雲間?」
我覺得氣氛怪怪的,連忙說:「真住那兒。」
最近老公的一個朋友出事,急需資金周轉,但資產處理不出去。
他家的別墅就在風起雲間,裝修很好,沒住過幾次,老公覺得他人品不錯,之前也互相合作過,有心幫他一把。
我們的別墅有點舊了,也想換套房子,最終接手了他的別墅。
前兩天才搬過來。
張翔媽媽笑著說:「行吧。」
又上上下下打量我,開口道:「這兒的幼兒園一年要 20 萬的費用,可不便宜呢。」
「對啊!」提到這個我就抱怨,「幼兒園不咋樣,竟然要收 20 萬一年!」
以前的幼兒園,有國外的教育專家做老師,配備了 3 個外國人,這裡隻有一個外國老師,居然敢號稱雙語幼兒園。
以前的幼兒園,遊樂設施很多,孩子們可以盡情玩耍。
這家幼兒園那麼大一塊地,竟然隻用一小塊地做遊樂園,其他做成休息區。
溢價太高,讓付款的我像個冤大頭。
不過我們剛搬過來,片區隻有這家幼兒園最好,隻能讓女兒上這家。
「20 萬對某些人來說不貴,對某些人來說就很貴了。」張翔媽媽問,「你們負擔會不會有點重?」
2
我愣了一下,她的意思是,我負擔不起幼兒園費用嗎?
我說:「還好。」
隻是覺得有點不值。
有錢也不能當冤大頭啊,做生意更要學會算賬。
張翔媽媽繼續說:「現在經濟形勢不好,賺錢太難了,我老公是搞 IT 的,以前一年能掙 100 萬,現在隻能賺個 80 萬。」
我點頭:「賺 80 萬還行吧。」
「還行?」
張翔媽媽表情微變,似乎有點不滿意。
我從她的表情意識到,她並不認為她老公賺 80 萬賺少了,而是覺得挺多的。
於是我趕緊道:「你老公已經很不錯了,IT 行業現在不景氣,好多公司都在裁員,你老公能賺 80 萬,已經屬於行業佼佼者,非常棒!」
張翔媽媽的臉色終於好轉,問道:「那你老公一年掙多少?」
我有點無語,剛見面就打聽別人住哪兒,現在又打聽收入。
這人也太沒禮貌了吧。
我淡淡道:「還行,夠用吧。」
她不滿意:「有什麼不能說的,我都說了老公收入。」
「……」拜託,我又沒問你老公工資。
我想了想,敷衍道:「30 萬。」
他給自己開的工資是 30 萬。
張翔媽媽很吃驚:「你老公 30 萬年薪,孩子上 20 萬的幼兒園,會不會太誇張了?」
我覺得她很失禮,笑眯眯道:「你老公 80 萬年薪,孩子上 20 萬的幼兒園,也挺誇張的。」
張翔媽媽有點不高興,拉著孩子離開了。
等她走了,我才發現聊了那麼久,她竟然沒自報家門,也沒問我的名字。
整個談話過程讓人不太舒服。
送完孩子,我添加老師微信,被拉進家長群裡。
不一會兒,群裡刷出一連串的消息。
【鳳凰小區那邊的高層房價又跌了。】
【高層就是貧民窟,住裡面的都是貧民,跌很正常,洋房別墅才保值。】
【我有 8 套房子,其中 6 套是高層,想出手了。】
我看了一陣,聊天還算正常,都在聊房價、資產、旅遊等等,關於房價到底會跌還是會漲的話題很激烈。
其中張翔媽媽特別活躍,話很多。
為了打好關系,我特意做自我介紹。
【大家好,我是新來的周倩倩的媽媽林怡,請多多指教。】
群裡繼續聊天,沒人理我。
我以為她們沒看到,又刷了一遍。
依舊沒人理。
好吧。
我摸摸鼻子,大家不熟,先聊聊天,混熟了再說。
於是我發表了一下自己的觀點:【我覺得房價後面還會再跌。】
沒人理會。
「……」
尷尬。
片刻,一個媽媽上線,說了一句很簡短的話:【房價會跌。】
那句話比我的自我介紹短多了,在眾多聊天記錄中也不起眼。
但張翔媽媽火眼金睛,第一個跳出來附和:【希希媽媽說得對,我也覺得會跌。】
我納悶兒地掃了一下聊天記錄,張翔媽媽之前一直堅持房價跌到位了,之後會漲,怎麼希希媽媽一出現,她就改口了?
【希希媽媽上線了。】
【希希媽媽有內部渠道,知道得多。】
【希希媽媽,您再多說一點兒唄。】
一群人蜂擁而上,各種熱情討好。
我:「……」
哦,原來她們看得到我說話,隻是不想理而已。
她們冷待我,我也懶得費心融入她們,直接下線。
3
第二天我又騎電動車送女兒上學。
校門口,張翔媽媽從一輛寶馬裡出來。
剛好旁邊有一輛比亞迪秦停在路邊,希希媽媽從裡面走出來。
我抬頭看了一眼天空。
有點曬,應該塗點兒防曬霜。
希希媽媽以為我在看她的車,連忙解釋:「這是保姆開的買菜車,我的車壞了,隻能開保姆車。」
我:「啊?」
我茫然,你開什麼車關我什麼事?
你開比亞迪秦,我開電驢,大家都挺好的。
張翔媽媽笑著和周圍的人打招呼,看到我,敷衍地笑笑:「倩倩媽媽。」
我說:「你可以叫我林怡。」
雖然我不反感別人叫我倩倩媽媽,但我更喜歡別人稱呼我為林小姐。
想叫她的名字,我發現竟然不知道她叫什麼。
剛打算問一聲,她已經和希希媽媽聊天了。
希希媽媽看了我一眼,笑著說:「我家阿姨也有件和你一樣的襯衫。」
我有點開心:「真的?她去商場特意買的嗎?」
衣服是媽媽自創的品牌,我也入了股。
自從創服裝品牌後,我便以身作則,將家裡的服裝都換成了自己的牌子。
衣服雖然便宜,但質量槓槓的。
希希媽媽笑了笑,不說話,轉頭和張翔媽媽往前走去。
那笑容,頗有點「你配和我說話嗎」的高貴意味,很明顯,毫不掩飾。
我忽然反應過來,她剛才那句話,隻是想貶低我的衣服很廉價而已,並非在闡述一個客觀事實。
這人有毛病?
我和她非親非故,無冤無仇,並沒第一時間從惡意角度揣測,她卻很明顯地貶低我。
我皺了皺眉,心裡對希希媽媽、張翔媽媽很反感。
接連幾天,女兒依舊興致不減,讓我騎電動車送她上下學。
張翔媽媽依舊叫我「倩倩媽媽」,我已經提醒過兩次,我的名字叫林怡。
但她就跟聾了一樣。
不過,她叫所有人都為「某某媽媽」,大家也這麼相互稱呼,所以我又覺得為這點兒事較真沒必要,便入鄉隨俗。
媽媽們經常在家長群裡聊天,除了張翔媽媽外,還有兩個人特別活躍。
她們的活躍,不像本身性格如此,更像是攀附他人的氛圍營造者,帶著討好的意思。
這群媽媽好像都不工作,經常在群裡聊天,談論的內容包括老公、孩子、房價、旅遊、大牌等等。
還經常聊投資。
尤其那個希希媽媽,談起投資來頭頭是道,可惜好多都是錯的。
我看到了,特意進去發表自己的觀點,張翔媽媽立馬帶頭反駁:
【你在說什麼啊?某某股票怎麼可能跌?】
【希希媽媽家是搞金融的,有內部消息。】
【你什麼都不懂,不要亂說話好嗎?】
其他人也紛紛附和,覺得我不懂亂說。
語言非常不客氣。
我很不爽。
被人看不起衣服鞋子包包,我一點兒也不在意。
但看不起我的智商,就讓我不痛快了。
第二天某某股票很爭氣地跌了,我在群裡說:【看吧,會跌。】
群裡人不吭聲,變得十分安靜。
片刻,張翔媽媽又說:【就跌一天而已,股票有漲有跌,很正常。】
其他人也紛紛表示就算股票今天跌了,過一陣也會漲起來。
言辭間對希希媽媽很追捧,又明裡暗裡地刺我。
我忽然覺得和這群人聊天,簡直在浪費時間。
不一會兒,群裡有人加我。
我通過了微信驗證。
加我的人叫李歡。
【倩倩媽媽。】
【我叫林怡。】
李歡很上道:【林怡,你懂股票啊?】
【懂一些。】




